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6 10:28:45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发展变化、校风校训等。

2、使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3、通过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着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校园新貌。

2、师:看了片子,你想说点什么,问点什么?家乡的学校以前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二、交流见闻

师:这么大,这么美的学校以前是什么样的呢?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课前同学们分组开展了“家乡学校变化大”的调查活动,搜集了相关的资料,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吧。同学们,你们调查了哪些学校?

学生回答,教师贴彩纸。

1、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巡视。

2、小组推选几个代表上台介绍交流的情况,展示新旧照片、过去与现在的师生人数、教学设施等资料,然后贴在彩纸上。

3、师: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感受到家乡学校的变化:规模变得更大、环境变得更美、设施更富有现代化的气息。其实,家乡学校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学校过去和现在的不同面貌上,它的家族里还出现了许多新的面孔呢!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看看都有哪些类型的学校出现呢?

三、解决疑问、激发情感、指导行动

1、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问道,家乡的学校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课前,同学们当了小记者,采访了老师、领导以及自己的爸爸妈妈,现在就请同学们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家乡的学校越变越美丽,是因为全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同学们,我们是学校的小主人,为了学校的明天更美好,你有什么样的设想和建议呢?你能为学校做点什么呢?下面我们每个同学都来当当“小小设计师”。

(1)小组讨论讨论。

(2)全班交流各组的设想和建议?

(3)采访学校的校长,请他谈谈感受,发表看法。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36页第6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合作学习。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动机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

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启发感染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6页,看看书上的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

(湖北省 荆门市)提示:位置、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3、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家乡,并给家乡涂上颜色。

4、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家乡在哪里?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同学们阅读第37页左下角一段话。

5、小组讨论:家乡的产物 英雄人物

6、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腹地中心,主产小麦和水稻,是“鱼米之乡”,宇航员聂海胜是家乡人,运动员杨威、李小双、程飞都是家乡人。

名人(刘华清、李先念、董必武、孟浩然)。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体会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可贵,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2、学会多为他人着想,多给他人鼓励和帮助,不嘲笑、挖苦他人,不取笑他人的弱点。

活动重点:学会多为他人着想,多给他人鼓励和帮助,不嘲笑、挖苦他人,不取笑他人的弱点。

活动难点:体会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可贵,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活动准备:学生表演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角色表演,引发思考

1、师:在下面的情形中,你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2、自由选择以下情景(也可以自创其他情景),自选角色,自排自演。

(1)服务员为我倒茶水时;

(2)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

(3)同桌的日记本遗忘在课桌上时;

(4)要进老师办公室时。

3、汇报表演,教师可参与其中,演一些不够尊重他人的角色,形成角色冲突,引发思考、讨论。

二、联系生活,反省自我

1、结合教材中的故事,联系生活实际,反省自己的行为。

(1)如果你是刘宏兴,你有什么感受?反省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行为。

(2)如果你是小青,当王叔叔尊重了你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交流自己得到尊重时的感受。

(3)结合朱文文和周英的故事,谈谈你对尊重的认识,续写提示文要求的话。

2、交流小结:我们不应该嘲讽、挖苦他人,应该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关心、鼓励、帮助他人。尊重别人,,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相反,不尊重别人,也就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还会失去很多的朋友。

三、真诚表白

1、过渡:普希金说:“尊重别人吧,它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半。”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我们的疏忽大意,也许是我们的幼稚无知,使别人受到伤害。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次真情表白吧,把你的歉意写在纸上,用真诚的心呼唤朋友,呼唤友情。

2、教师引发学生反省自己曾经伤害过别人的行为。由伤害同学的行为,发散到伤害老师、家长、门卫、工友、售货员、公汽司机等有意无意的 ……此处隐藏18754个字……>6.小结:瞧,灾害的预防预报费方法真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收集、整理、交流的探究性学习开放式活动中,了解一些人们预防预报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手段。

活动二小测试

1.教师选择一个瓶子表示巷道,里面装各色的球表示人。当灾害降临时,学生试着演练一下怎样能又快有安全的跑出去?

2.从活动中得到什么启示?

3.小结:灾难来临时,我们要冷静沉着迅速有序的撤离。

设计意图:在自主参与的小测试模拟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关键时刻,迅速有序紧急疏散的重要。

活动三自救模拟

1.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它们像凶残的魔鬼,肆虐地摧毁人类的家园,甚至会奔走人们宝贵的生命。那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又应该如何做呢?

2.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分组选择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创设情境,设计演练内容。

(1)如果预报将有地震或洪水发生,你和家人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高层的楼房里,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正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这时你该如何办?如果你正在马路上,这时你该如何办?

(3)如果山洪正向你居住的房屋袭来,你和家人应如何躲避洪水?

(4)如果不幸被洪水围困,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来求救或保住性命?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倒塌的房屋压住了,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时你应该如何做?

3.面对自然灾害,除了要有逃生的技巧外,还必须具备什么品质?为什么?说说你知道的实例。

4. 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 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在地震中也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令人震撼又感动。(课件:播放典型事例视频)

5.小结:自我救护要沉着应对。(板书)

设计意图:在有效的情境创设和生生互动的演练中,初步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自救方法。

板书设计

灾害的预防与救护

依循规律采取措施

自我救护沉着应对

第三课时

活动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课件:出示P72页相关图片)师: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感受?

2.学生说他们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的,有关某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国内国外救助的情况及感人事迹。

3.师:在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后,你和你的家人又都做了些什么?

4.小结:这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设计意图:拉近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自己和自己身边人们的行动中产生真切感受。

活动二互救互助,心手相牵

1.(课件:出示一组手的照片——“救命的手”医护人员和青年志愿者齐手运送重伤员;“求生的手”一所被震倒的中学现场,一名女生伸出求援的手,她不久获救;“喂奶的手”年仅1岁的女孩沈天奇在地下顽强存活3天后获救援,医生在为小天奇喂食牛奶;“献血的手”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们伸出手臂,踊跃献血,救助地震灾区伤员;“捐款的手”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纷纷伸出手为地震灾区捐款。)师::一双双手用无声的手语,向滚滚江河,向苍茫大地,传递着无尽的悲情与灵魂的震撼。那一只只伸出的小手,是求生的渴望;那一双双急切的巨掌,是托起明天的力量。每一只手都彰显着人类的抗争,书写着生命的尊严!请伸出你的手,握住求助的手,让世界充满爱……

2.小结。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

设计意图:小小的照片感染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对灾害无情人有情理解更加透彻了。

板书设计

灾害无情人有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互救互助,心手相牵。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认识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消除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从而在教室里更愉快地生活和成长;通过美化教室这一活动,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审美品位,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教学重点:改造教室环境的活动中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审美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教室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当我们第一次走进三( )班的教室,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这里,同学门都那么可爱,教室里充满生机.同学们是那么喜欢自己的教教室,教室就想我们的家,作为家庭的小主人,你们想不想让教室锦上添花,变得更好呢?让我们用智慧用巧手来打扮教室,人人齐动手,争当————?(齐读课题:教室美容师)

2、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吗?

3、说说你喜欢教室的理由。

4、但是,我们的教室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吗?

5、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教室里不如意的地方?

学生讨论。

二、看看谁的主意妙

讨论: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为什么?

现在请你为打扮教室出出主意。将学生分成6组。讨论如何打扮教室。

我们班的同学都那么爱看书,我想在教室里建一个图书角

我想在教室里放一个开心箱,里面放上许多笑话,同学们下课时抽出一条看看,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

我觉得他说得很对,教室不仅要美化,保持清洁卫生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几个人决定成立一个“环保小分队”,教室的卫生就交给我们了吧!

全班交流。

大家提出这么多好的想法,真让老师感动.如果你的想法可以立即实施,那你现在就行动起来,如果不太好实施,那你先列一份计划书,写一个方案,课后再实施,好不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教室这一具体环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兴趣,将创意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在改造教室环境的活动中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注重审美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改造教室环境的活动中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审美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教学过程:

一、我们自己来打扮

上节课大家提出这么多好的想法,真让老师感动.如果你的想法可以立即实施,那你现在就行动起来。

学生分组精心打扮教室。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可以做的一些提议。

如,精心设计学习园地、雏鹰争章,排好课桌,设立“开心箱”等。

二、新教室、新感受。

1、打扮完教室,学生观察教室。

2、小组讨论:看到我们打扮的教室,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说给你的同伴听听。

3、交流:启发学生意识到:环境与成长的关系,由此建立主动改造环境、促进自身健康成长的认识。

4、写一写 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