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秦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过秦论》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及其意义局限。
2、理解对偶、排比等的作用,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背诵全文(重点是3、4、5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实词“制、亡、利、固、遗、度”、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学习作者“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四、教学设想:
1、预习指导:借助注释、工具书等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课文讲授:指出历史局限,略讲二世灭亡原因、历史人物及史实。指导课外阅读(如小说《东周列国志》,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翻译:主要知识点。借助《导学教程》单元提要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反复诵读:体会严密逻辑、优美文辞、磅礴气势、透彻说理。背诵全文或后三段。
五、教学时数:3教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虚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虚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毛泽东):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呢?)
贾谊“才调”到底如何?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预习指导:(导学教程、预习提要、知识梳理)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全文,找出揭示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翻译这句话,分析其句子结构及关系。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不同文本的译文:
广东版《教师教学用书》:“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也就不同了。”
湖南版《高一语文跟我学》:“不施仁政,而使秦始皇执政前后攻守的形势不同造成的啊。”
任志鸿《中学教材优化全析》:“不施行仁政,使进攻和防守的形势截然不同啊。”
张必东《中学语文备课全书》:“没有施行仁义,而进攻与防守的形势不同了。”
《高中语文疑难解析》:“是由于它没有实施仁义的政治,而攻守的形势不同了。”
关系:承接或因果。
新观点: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而”的前后不是因果关系或承接关系,而应为转折关系,“而”应为“然而”。而最好是将“攻守之势异也”和“仁义不施”调换顺序,将这一句理解为“攻守之势异也而仁义不施”。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
(1)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
(2)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
(3)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
这是一般规律。
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
2、参看注释,翻译“有席卷……之意,……之心”,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明确: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
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
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为了让后文的意思表达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种烘托,一种陪衬。有时也叫伏笔——在前段里为后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近义词有:窥视、窥探)。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 ……此处隐藏64686个字……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三、拓展总结
1、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只有全文最后一句。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强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小结:说理文中运用大量的篇幅叙事:一是体现了贾谊辞赋家的政论的特色。辞赋惯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而极力捕叙,又能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二是便于读者了解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而从铺排渲染以及将攻和被攻的双方的极化对比中看到作者的倾向性。因事见意,理寓事中。
2、写作特点:
本文是史论,叙多于议,形象议论法。
⑴ 叙事铺陈对比:
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⑵ 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⑶ 全篇对比到底:
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小结:“贾生才调更无伦”,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
3、进步性与局限性:
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施仁政,行仁政”。
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小结: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尤其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四、总结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完成“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