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实习报告15篇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纺织厂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纺织厂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20xx 年新年伊始,我们进入大四即将面临毕业,开始为寻找工作而四处奔波,制作 了自己的简历、经历层层面试筛选,也开始了从学校向社会的身心全面转变,收获颇多, 感触颇深。其中过程颇多艰辛,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只是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真 正开始进入工作岗位还是需要很多社会实践和磨练。
所以毕业前进行毕业实习,是对我 们自己的检验,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提高和锻炼。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 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 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 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招聘信息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 ,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 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 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 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 的问题。毕业实习对于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实习任务
通过实习了解自己所学测控专业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并对自己专业在未来工作 中的前景和优势有所认识。
三、实习时间
20xx 年 1 月——20xx 年 3 月
四、实习地点
邓州市永泰棉纺公司
五、实习企业概况
我所实习的单位邓州市永泰棉纺公司是一家中型的民营纺织工业企业, 是以集信息、 研发、制造、营销、物流为一体的重要纺织布料制造基地,具有棉纺织、印染、色织、 毛纺、针织、家纺及服装等集约化生产能力,公司一流的自动化设备,具备从实验、纺 纱、织造、染整到服装全流程产业链设备能力,实现了高速度、高精度、高效能、数字 化、多功能和环保生产;坚持高技术含量、高档次、高品位、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方 向,将产品定位在特殊化、个性化、多样化、功能化和生态化上。
以极限技术、复合技术、 功能技术和深加工技术,开发出高支高密、新型原料、特殊后整理、新型色织、多元毛精纺、绿色生态家用纺织产品;具备从原料、棉纺织、染整到毛纺、针织、家纺的 产品开发、检测和实验条件,具有自 研发、自主开发、生产转化、技术储备能力,在邓 州市享有先进技术创新单位。公司在统一的市场、产品、 技术平台上, 实现了从原料、 纱线、面料到服装制造的产业链延伸;在与国际品牌合资合作的平台上,将制造业向服 装零售业拓展,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在国际化经营平台上, 实施资本结构多元化, 提升资本营运水平;公司实行现代化管理,积极推进社会责任认证,实现管理标准化、 准时化、信息化和清洁化。
公司选用德国、瑞士、日本、法国等国际最先进工艺装备。主要生产高档纯棉精梳 无接头纱(线)及转杯纺纱,重点开发高档宽幅家纺面料以及弹力服装面料、新型纤维 混纺交织服装面料及高档纯棉服装面料等系列产品。主要产品包括:纯棉精梳纱、纯棉 精梳股线、纯棉转杯纺纱等。
六、实习内容
(一)实习的具体内容
1、开清棉 将原棉或各种短纤维加工成纱需经过一系列纺纱过程,开清棉工序是纺纱工艺过程 的第一道工艺。本工序的开清联合机完成下列任务:开清棉工艺流程
(1)开松:通过 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中的角钉、打手的撕扯、打击作用,将棉包中压紧的块状纤维松解 成 0.3~0.5g 重的小棉束,为除杂和混和创造条件,为分离成单纤维作准备。开松过程中 尽量减少杂质碎裂和纤维损伤。
(2)除杂:在开松的同时,去除原棉中 50%~60%的杂 质,尤其是棉籽、籽棉、不孕籽、砂土等大杂。应减少可纺纤维的下落,节约用棉。
(3) 混和:将各种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和,原棉开松好,混和也愈均匀。
(4)均匀成卷
制成一定重量、一定长度且均匀的棉卷,供下道工序使用。当采用清梳联时,则输出棉 流到梳棉工序各台梳棉机的储棉箱中。
机械设备该车间机器设备比较多,有抓棉机、凝棉器、混棉机、开棉机、给棉机、 成卷机和一个大型的除尘设备,耗电量较大,所以每天工作的时间不多,上班的班次也 较少,因为机器比较多,所以工人比较少。
主要工艺流程是原棉→A002D 型圆盘式抓棉机→A045B 型凝棉器→A035B 型混开棉机 →A045B 型凝棉器→FA106B 型豪猪式开棉机→A045B 型凝棉器→FA046A 型振动给棉机→ A076E 型单打手成卷机→棉卷
在车间产量方面,一个标准的棉卷有 65 个卷,重 34.5 斤,合 17.25kg,除去棉卷中 间的轴(重 1.6kg) ,一个棉卷的质量为 15.65kg,一台机器每 3.3min 出来一个产品,1 个小时 18 个,共有 4 台工作的成卷机,所以一个车间的产量为 1126.8kg/h. 在运转生产部分中,由于该车间机器较多,都是自动运行的,所以看管的工人数很 少,一般白天 2 人,晚上 3 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工作。机器工作时,机器内部 2 小时清 洁一次,机器外部每班一次,工作量大时,机器内清洁力度加大。
2、梳棉 梳棉是利用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小棉束梳理为单纤维状态,进一步去除杂质 和不可纺的短纤维,使纤维平行伸直,最后制成棉条盘入条筒中。经过开清棉联合机加 工后,棉卷或散棉中纤维多呈松散棉块、棉束状态,并含有 40%~50%的杂质,其中多数为 细小的、粘附性较强的纤维性杂质(如带纤维破籽、籽屑、软籽表皮、棉结等) ,所以必 需将纤维束彻底分解成单根纤维,清除残留在其中的细小杂质,使各配棉成份纤维在单 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制成均匀的棉条以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
梳棉工序的任务是
(1)分梳在尽可能少损伤纤维的前提下,对喂入棉层进行细致而 彻底的分梳,使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
(2)除杂在纤维充分分离的基础上,彻底清除 残留的杂质疵点。
(3)均匀混和使纤维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并分布均匀。
(4)成条 制成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匀均棉条并有规律地圈放在棉条筒中。
3、并条、粗纱
a.并条:梳棉机生产的生条,纤维经过初步定向、伸直具备纱条的初步形态。但是 梳棉生条不匀率很大,且生条内纤维排列紊乱,大部分纤维成弯钩状态,如果直接把这 种生条纺成细纱,细纱质量差。因此,在进一步纺纱之前需将梳棉生条并合,改善条干 均匀度及纤维状态, ……此处隐藏41135个字……调
即接批时每次调动的比例小些,调动的次数多些,使混合棉质量稳定。如一批原棉混用25%,接近用完前,先将后批原棉用上15%左右,当前一批原棉用完后,再将后一批原棉增到25%,避免混合棉性质突变。
(三)回花和再用棉的使用
纺纱生产过程中的回花、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等称回花,可以与混合棉混用,但混用量不宜超过5%。再用棉包括开清棉机的车肚落棉(俗称系统籽)、梳棉机的车肚花、斩刀花和抄针花、精梳机的落棉等。开清棉机落棉中可纺纤维少,纤维短,含小杂多,经处理后常混于线密度较大的纱或副牌纱中;斩刀花一般降级混用,精梳落棉在粗特纱中混用5~20%,在中特纱中也可混用1~5%。
实习总结:
这次去工厂实习,虽然只有两个礼拜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受益匪浅。
这次的认识实习,让我了解到了工厂的规模水平、生产流程以及一些机械的,对以后的理论学习相信会有较大的帮助。
“三分理论,七分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满腹理论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理论实践,才会得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次虽然只是短短参观,但它将作为我们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一笔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通过本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大学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虽然我了解到的只是纺织专业的皮毛。但世界在发展,别人在学习,如果我们一天不好好学习、也不去了解别人的先进生产技术,我们势必会被这个社会淘汰;通过本次认识实习,我明白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同时我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纺织厂实习报告15在晟佳制衣厂参观学习的两天时间里,让我对制衣行业有了大概的了解。制衣业作为制造业的其中一员,浓缩了制造业的普遍特点:以产品为中心来组织运作,而且更兼具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生产运作方式:工人的劳动是价值的来源。而且晟佳的生产是贴牌生产,外商来样,企业按样版生产,所以,在这里还学到了一些国际贸易的知识。
晟佳的生产车间给人舒适的感觉:宽敞明亮,每个生产区之间、每台设备之间都隔开一定间隔,并装有“简易电脑”(一种降温设备,即使是盛夏,室温也保持在二十几度)。这都是为了符合外商的要求——保障工人的基本权益。
作为制衣企业,缝纫机是最必要也是最主要的设备。经了解,才知道缝纫机可分为三大类,有平缝机、包缝机、特种机,而这三大类里面,每类又包括150种机。缝纫机主要根据不同的衣服式样和客户要求来配置,现在生产车间有300台左右不同种类的缝纫机。在另一边的辅助车间,主要进行验布、剪裁、剪线、整烫、电脑(贴牌,挂商标卡)这些辅助工序,这里用到的设备分别有预缩机(预先对布匹进行缩水,以防止日后使用时缩水,主要用于高级衣服)、验布机、电动剪刀、整烫设备、验针机(检验出留在衣服上的针,防止扎伤衣服使用者)。
该厂的生产运作流程,成一个环形状,首先从厂房东边的辅助车间开始,然后转到西边生产车间进行生产,最后回到东边的辅助车间进行最后工序。当然,这只是正常情况下,大致而言的。由于时装制作的特殊性,其品种多、变化大、不固定、结构复杂,导致这个环形的内部经常出现工序间的交*。而且有时会需要配合工厂外面的资源、工序来完成生产,例如:客人要求衣服上要刺绣上图案,那么生产到某部分必须停下来,运到外面加工,然后再运回来再生产。可见,该厂以混合组织方式进行生产。
具体地介绍一下生产流程,首先是接订单。然后制衣厂的设计人员会根据客户带来的衣服样版,用电脑排版(考虑该如何制衣样,用料才最少),试制一件,根据试制过程中得出的方法结论,制出工艺技术图,以该图与客人商量、协商修改,当客人满意后,这份工艺技术图就定下来,不许再变动,成为该厂的“天书”、“圣旨”。接着就根据要求采购材料,材料五电脑八门,大至布匹,小至小配饰(如钉状的纽扣)。布匹运来后就要验布,这叫做“先前Q”。然后合格布匹送到裁剪间用电动剪刀根据衣样剪裁成衣服不同部分,再对这些“细块”进行“查片”,即是“前Q”。“查片”合格的“细块”送到生产车间开始主要的生产,期间要经过几次“中Q”。生产完成后就到后整部门,即进行剪线、整烫、电脑工序,期间要经过后Q,合格的就进仓库,等待客户派人到厂进行最后验货。验货合格的,就可以签放行条,运输、交货。
所有工序中,工艺设计是全厂最最核心、要求最高的部分,而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牵连(见下图)。Qc品质检验与车间生产关系更表现为:车间生产过程中每到一个阶段都需要Qc。该厂将很大精力放在了Qc上,对质量要求很高,可见在其竞争策略中,产品质量居于首位。这样做十分现实也是可行的。由于该厂做oEm,不必担心供应链(制衣业已经成熟,有充足的供应)、库存管理(参观中发现库存量不大)和产品销售问题,所以他有大量精力投放在Qc上,只要在成本许可范围内,将质量做到最好,就不需要担心其他问题了。
根据调查,晟佳的生产作业属于小流水作业。生产工人分为八个小组,每个组有一个师傅监督,全组人分工完成。衣服需要平缝的部分,统一由平缝工人完成,要包缝的部分由包缝工人完成,要缝特种线的就交由特种工完成。由于每件衣服要求不同,可以先做平缝部分,也可以先做其他部分,三大工种的编排有很大灵活性,每批货都不同,所以三大类缝纫机的摆放可以经常根据需要变动。通常一个缝纫工序完成后,就会有一次Qc,检验合格后,直接进入下一个工序。各个工序所需的时间主要根据该衣服的式样变动,就单单以生产步骤来说,最简单的只要一分钟,最复杂的一个小时也不一定可以完成。通常一批货从客人下单到完成,要半年。采取小流水作业的原因主要是由时装的式样加上该厂客观情况决定的:时装工序短,交货期短,品种多,结构复杂,不固定,而且厂小人少,不可能大批量、用大流水方式去完成,所以小流水比较适合。
该厂的问题:
(1)人手不足。晟佳的最理想状态(要达到最大生产力)应该要配置500台缝纫机,但因为现在工人不足,所以现在不足300。该厂的生产量为每月8万件,但据了解,同规模的成熟的厂的总产量最少应为12万件,可见工人的不足对本厂影响有多大。我认为,除了继续招聘员工,还应该对在厂的缝纫工人培训,提高技能。从专业技校招聘一定量有专业技术的学生,让工人互相学习,使专业技能得到最大范围的利用。
(2)排班问题,即是书本所说的mRP问题。该厂有时会出现闲忙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工种要加班,有的工种却没事干。参观那天,烫整工人就没有上班,原来是昨晚刚刚赶工交货,所以今天没有工作。该厂的排班有问题,工序与工序之间衔接得不通畅,以致浪费了资源,造成空闲。
(3)Qc导致鉴定成本提高。解决方法:培养员工的“质量为本”的思想,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自觉发现和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不放过任何一个已发现的质量问题,不让有问题的衣服进入下一个生产工序,及时对问题进行补救。迅速发现质量问题的根源,有效减低因出错而造成的沉没成本,降低反复Qc带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