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调查报告(汇编1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籍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书籍调查报告1一、调查的目的:
高尔基这么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青少年又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要想让花儿成长便需要营养,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青少年成长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关注中学生所喜爱的书籍,关注他们成长的养料,有利于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真确的人生观。
二、调查的过程:
调查对象:所在城镇的中学生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及网上搜索问卷内容:
1、您所喜爱的书籍类型:
A、武侠小说
B、青春文学小说
C、成功励志
D、其他
2、您喜爱此类书籍的原因:
3、您经常阅读此类书籍吗?
A、经常
B、偶尔
4、您获得此类书籍的方式:
A、自己购买
B、到书店或图书馆阅读
C、向他人借阅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个爱做梦和爱幻想的年纪,心中总有股想去冒险的冲动。此时武侠小说便成了他们的不二选择,想象着自己是个拥有盖世武功的侠客,拯救天下。谁能抵挡这种自由、神奇的生活的吸引力。有20%的同学选择“武侠小说”,其中大部分为男同学。55%的同学经常看这一类小说,45%的同学偶尔看。对于这种幻想和追求刺激冒险的课外读物来说,经常沉迷会耽误学习,甚至会导致不正确的是非观。这源于武侠小说中大部分的打斗情节,这样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武侠小说有时也可以帮助一个人培养正义感,使之成为一个勇敢、坚强、有目标、有追求的人。
2、青春期,是个内心充满悸动的人生季节,像春天里蠢蠢欲动、又想要破土而出的嫩草苗,虽幼嫩却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选择“青春文学小说”的同学有50%,其中大部分为女生,女生比男生更多愁善感,也正因如此,女同学受此类书籍影响会比男同学更为明显。喜欢、恋爱等词眼会逐渐闯入我们的世界,而这一类小说正好促进了这类思想的生长,它作为一种养分使其越陷越深,慢慢发展为早恋,这正是老师和家长所担心的问题。早恋会分散一个人的精力,使我们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很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其中有90%的同学反映经常看此类书籍,一般是背着老师和家长偷偷阅读,这种情况不利于建立正确的同学关系。
3、青春期,是个人理想的萌发期,又或是梦想的初步确立期。这是个充满挑战的时期,考试、人际关系、家庭等诸多问题和压力往往会给青少年造成心理负担。他们此时需要的不是燃料,而是外界的一个助力,像是被卡在坑里的汽车,靠本身的动力上不去,只有靠外力辅助才能脱险。调查结果中显示20%的同学喜欢读成功励志类型的书,但仅有20%的同学表示会经常读此类书籍。所以说,读此类书籍的人数不多,经常读的更是少之又少,作为前行的辅助力的此类书籍的吸引力还不够大。
4、10%的同学表示读其他种类的书籍,例如:名著、散文集等。大部分同学表示,阅读此类书籍能增加见识和提高文学素养,但只有心血来潮或十分空闲时才会阅读。
四、调查的结论:
1、在学校方面,大多数同学表示:紧密的课程使得阅读时间变得少之又少。学校应增加多一些“读书节”之类的活动;鼓励学生到图书馆读书、借书;在图书馆有助于增加一些提高个人素养、成功励志、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现在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却遗忘了学生本身,抑或是一个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实际的、而不是死板的知识。
2、父母方面:鼓励孩子多读书,对于孩子偷偷看一些不营养的书籍应及时加以劝阻和引导,而不是打骂和禁止等强制或暴力手段。青春期是个叛逆期,青少年反叛心理加剧,虽对父母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又有很强的独立意识。有时自己也会迷茫,这是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正确的引导和诚恳的态度才能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发现孩子的兴趣,从兴趣爱好方面来引导他们看正确的书籍。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
3、个人方面:
①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跟随自己的意愿行事,青春期是个心理不成熟的时期,我们应该多听听老师和父母的意见。
②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读取此类书籍,也许日后会对自己的理想有所帮助
③激发自己对文学的喜爱,鼓励自己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我;阅读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有助于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④不要过于沉迷一些不切实际的书籍,把握好力度,多读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书,做有选择性的阅读。
书籍调查报告2臧克家爷爷告诉我们:"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获更丰满。"高尔基告诉我们:"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用这短短的青春学习无穷的智慧。"这两个人告诉我们要多多学习,多多看书。今天,我要来做一份。
经过调查,同学有20%的人看童话,26%看漫画,28%的人看作文,10%看其他书籍。阅读时间是半小时40%,1小时30%,2小时20%,3小时10%。看书后写读后感10%,20%做笔记,圈的有5%,不做的有65%。有25%的重视,20%不重视,55%的自己重视。
家长要经常重视,不然的话会成绩下降,让孩子养成不爱看书的坏习惯。主要是孩子喜欢玩电脑,看电视,家长一定要多多管理,课外
读书的好处: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积累运用、提高写作,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人他喜欢看暴力漫画,结果把一个人打成重伤,被判刑故意伤害罪3年。
书籍调查报告3中华民族之所以被誉为“文明古国”,之所以今天能走向伟大复兴,是因为中国人民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思考。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良好传统,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而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时代更是需要我们积极地行动起来!所以老师们、家长们要求学生们多读书,让书来增长我们的见识,陶冶我们的情操,促进我们的成长,提升我们的境界,努力为我们“创造”一个书香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那么,书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呢?带着这些问题,20xx年4月26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
首先,我想同学们提出疑问:
1.你每天都阅读吗?(是/不是)
2.大约多久会进行一次阅读呢?
3.每次阅读的时间是多少?
4.你喜欢看什么书?
5.你觉得看书对你有帮助吗?
6.你用什么方法阅读的?
一共十个问题,都表现了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说明了读书是很有价值的一项课外活动。
我想,这是因为 ……此处隐藏23687个字……展,促进就业。
7、有利于让人静下来,止浮躁的心,培养人们的书生气质。有利于让学生更沉浸,更专注地阅读
缺点:
1、不利于环保,每本书都取材于树木,浪费地球的森林资源。
2、携带不方便,重量偏大,且占用空间多。
3、价格偏贵,相对于大多数电子书籍,人们不太愿意花钱去买一本在网上可以直接阅读的纸书。
4、不利于购买,若是在线下购买,不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于去书店的路上,而且阅读自己想要的书目需要在书架上要寻找很久;若是在网上购买则需要支付快递费,等待时间一般需要3到5天,无法在自己对一本书最有需求和兴趣的时候及时阅读。反观电子书有搜索引擎,几分钟内的搜索和点击即可出现自己想要的页面。
5、太单调,只有静态的一种阅读体验,页面装饰较少,阅读是比较枯燥。电子书可以将影像插入其中能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6、从作家开始写作到成品出版印刷过程繁琐,耗费的人力物力大于电子书,浪费社会资源。
电子书
优点:
1、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阅读未完成的文章小说。
2、携带简单省力,载体通常小巧方便,如手机、平板、MP4等。
3、环保,节约资源,一本电子书载体能容纳很多本纸质书的内容,而且不需要砍伐树木等影响自然资源。
4、便宜,能更快更好的阅读更新的书籍。除此以外较为省钱,购买一本书的版权往往只需要纸质书的十分之一。
5、内容丰富,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更能让读者大饱眼福。
6、阅读软件上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调字体大小颜色、滚动阅读模式、夜间阅读等更有利于读者更好的阅读书籍。
缺点:
1、容易眼睛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
2、由于是电子高科技产品,容易出现乱码、错字等情况,阻碍阅读。
3、依赖设备,各个书籍之间没有独立性。
4、盗版横行,缺乏权威,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问题,让原创作者受到巨大的损失的同时无法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在家中,课堂,图书馆的各种不同的阅读环境,对于选择纸质书或者电子书的群体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感受,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两种书的收获是一样大的,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子书。电子书或纸质书各有各的好处它只是一种阅读方式罢了,只要你喜欢阅读,怎样读都是好的,没有太大区别。
最后是两种书的趋势,纸质书作为两千年来人类历史文明传承最重要的物品,无论从传播文化和储存知识的形式来说,纸质书的作用和地位是电子书不可取代的,但不可否认,电子书作为一种新的方式,他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现在电子书的诸多优点被人们所接受,电子书的读者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异,纸质书的读者并没有因为电子书而放弃纸质书,反而丰富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方式,电子书不会取代纸质书,纸质书也不会消失他们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未来可能会形成一个电子书与纸质书共存共赢的时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涵养性情,陶冶情操,培养直面人生的心态。课外阅读更是提高我们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行深层次阅读,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书籍调查报告15调查背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句话。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的性格成熟起来,敢于直面人生。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普遍的今天,一个人素质的提高仅靠在校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另一重要途径。
从古至今,喜爱阅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新中国以来,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阅读量和阅读效率也有了一定的上升。
我市市民具体的阅读情况怎样呢为了解徐州市市民的阅读情况并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本人对书籍阅读进入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目的
掌握徐州市市民关于书籍阅读的情况,了解徐州市市民在阅读发面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徐州市市民
数据分析:从对读书的喜爱程度看,有?%的市民喜欢或很喜欢读书,这说明我市市民对阅读的态度良好,虽然如此,但是人均阅读时间却并不高,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却不足一小时,人每月读书不足5本;而且人们去书店的频率并不高,仅为;由于学习和工作繁忙,有只在周末阅读,这比我原本预料的高;
此外,中仅有人会在读完一本书后做笔记。以上,是市民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过令人高兴的是,随着经济水平极高了,人们也更加乐意在书籍方面消费,可能没有时间全部阅读完,但人们还是很乐意收藏书籍,人的家庭藏书超过了,调查表明,(接受价格),显然,人民仍希望纸质书的价格能有所下调,书价下调会使更多人乐意购书。与此同时,市民中近的人有购买杂志期刊的习惯,杂志期刊上不仅有优秀的文章、丰富的知识,还有近期的时政要闻,且价格相对便宜,是阅读的好选择。由数据分析可看出,徐州人民喜爱的作家前十出现的“轻龄化”,5名为上世纪著名作家,3名为21实际新秀,深得青少年喜爱,只有两名是我国古代作家(均为清朝)。均为中国人。值得引人注意的是,支持电子书的人数竟高达占。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具有质量轻、价格低、携带方便等优势,“电子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个人认为,日后电子书的数量会迅速增多。随之,网络小说也迅速兴起,但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多数网络小说对我们益处甚微。虽然“电子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但仍会有很多人喜欢纸质书,所以,电子书并不能完全取代纸质书。
调查体会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荏苒,我们的青春又是何其短暂,大学毕业,我们就要走上社会,寻找工作,而立足社会的资本的主要来源就是毕业前的学习,学习中收获的知识是我们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校学习的知识早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更需要跟得上时代的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的主要来源就是课外书籍,这些书籍能让我们了解到更多方面的知识,而不仅是局限在语数外物化政史地生这9门学科。显而易见的,我们的课余有很多空闲时间,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多读书来充实自己,提高知识水平,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我们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很大作用。学会利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世代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人们每天都要接受大量信息,因此,我们要学会略读、泛读,提高阅读速度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每天给自己定一个计划,规定自己要读什么书、读多少,时间长短因人而异,贵在坚持。对于文学名著、优秀诗歌散文,一定要精读,细细品味;对于休闲娱乐类的信息,可采取略读。把深阅读与浅阅读相结合。学会利用零散的时间,化零为整,积少成多。把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每读完一本好书,都应进行一次深度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及时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