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1第一部分:投资环境分析
1、济南自然环境及人口概况
济南市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济南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风景秀丽,泉水众多,被誉为“泉城”。济南的市树是柳树,市花是荷花。
2、济南经济状况分析
(1)宏观经济概况
2004年,济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8。9亿元,增长15。6%,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在全省前列,是全省重要的综合性产业城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8。7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2。4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57。8亿元,增长13。0%。。
(2)银行存款余额概况
济南市是中国九大金融区之一,金融机构门类齐全,运营良好。到2004年底,全市各类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91亿元,比年初增长22。1%,全市贷款余额2830亿元,增长10。8%。
(3)济南市民收入及消费概况
2004年,城市市区居民(非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05元,增长9。0%;人均消费性支出8581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4116元,增长13。7%;人均生活费支出2543元,增长9。8%。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居民消费更注重消费质量,休闲娱乐享受型消费发展迅速,人均休闲娱乐等服务支出800元,增长19。7%,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9。3%,提高1。3个百分点。城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到达了19。5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2。9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
(4)固定资产投资概况
2005年济南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6。9亿元,增长31。6%。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及以上单位投资724。4亿元,增长32。3%;农村投资132。6亿元,增长44。0%。房地产开发投资121。1亿元,增长9。9%,其中:住宅投资96。2亿元,增长10。1%,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9。4%。
(5)建筑业
2005年全市具有新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753家,共完成增加值93。3亿元,增长10。4%;实现利税22亿元,增长8。6%;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当年价全社会增加值计算)为13。03万元/人,房屋施工面积344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21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732万平方米。
2006年一季度,全市建筑业开局平稳,全市资质建筑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48。2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1。1%;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6。7亿元,增长19。3%。
一季度,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26。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其中,新开工面积37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7%。
一季度,完成竣工产值1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9。4万平方米,与去年持平。
综合以上五方面,济南经济状况,作以下几点分析:
(1)2005年济南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位列全国城市的地21位,但增势强劲,第三产业增幅明显。据《济南市总体规划文本》显示,到2010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调整为5:45:50,这无疑会对第三产业的房地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从居民银行储蓄和家庭月收入以及人均住宅面积分析,济南市商品房市场需求潜力较大。数据证明,2005年济南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10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6、7位,在山东省17城市中,济南市排第二位,相对购买力水平中高。2005年,家庭年收入区间以3~5万元为最多,比例为44%,其次为3万元以下的家庭,比例为29%,收入在6~10万元之间的潜在购房者所占比例为22%,10万元以上的潜在购房群体所占比例仅为4%。家庭收入是决定市场吸纳量的重要因素,以上收入特征预示着未来低价位市场需求量仍然较大,中价位市场需求逐步成为主流。
(3)济南是一座“畸形”消费城市,贫富差距大,公款消费现象严重。
(4)房地产投资继04年快速增长、05年低幅调整后,正成为热点。
(5)在与当地同行的接触中发现,济南部分“先富”人士已开始二次或多次购房。
3、济南市城市发展规划
(1)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中心城区由主城区和王舍人、贤文、大金、党家四个外围组团组成。
A、主城区是全市的行政、金融、商贸、文化、科教、居住中心,划分为核心区和11个功能各有倾重的片区。
●核心区为历山路、经十路、铁路围合的地区。
●白马山、泺卫、黄台、七里河是以工业为主的片区。
●无影山、工人新村、北园、洪楼、七里山是以居住为主的片区。
●文东为科研文教片区。
●千佛山为风景旅游片区。
B、王舍人组团位于中心城区最东部,规划为独立工业区。重点发展冶金、石化、轻工工业。
C、贤文组团位于主城区与王舍人组团之间,以济南开发区新区为主体构成。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
D、大金组团位于中心城区西部,规划为新兴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新兴产业和仓储业。
E、党家组团位于中心城区西南部,规划为汽车制造工业为主的独立工业区,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工业。
(2)公共设施布局
A、中心商务区。
在顺河街、经一路、纬六路、经七路围合地区内。
B、市级商业中心。
在泉城路、经四路东段、西市场商业集中地区。
C、省级行政办公用地。
集中在经八纬一地区。同时完善古城区和历山路两侧的省级行政办公设施。
D、金融设施。
在中心商务区内。
E、文化娱乐设施。
在南门、经三纬三、普利门、经八纬一等地区。
F、体育设施。
在腊山湖北新建市级体育中 ……此处隐藏31828个字……
关注民生,让百姓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政协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为了深入了解榆林房地产市场起伏较大的原因,促进榆林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按照XX年榆林市政协总体工作安排,环资委就金融危机对我市房地产业的影响,向榆阳、神木、府谷等7个房地产市场较为完善的县区和市发改、房产、统计等8个相关部门及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征集相关资料,并在榆林城区进行了实地视察。为了切实搞好这次视察活动,视察前组织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就视察路线、房产企业的确定、视察内容以及视察方法广泛征求意见。视察结束后,又召集榆林城区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现就有关榆林市房地产市场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住房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商品房为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辅“三位一体”的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了不同层次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得到完善。
XX年至XX年10月份,全市共建成商品房面积210.6万㎡,完成销售面积136.8万㎡,空置面积74.0万㎡,空置率为35.2%,其中XX年1-10月份全市建成商品房面积49.1万㎡,销售27.2万㎡。
XX年榆林市区商品房均价1646元/㎡,XX年涨至2300元/㎡,XX年更是涨至高层4000元/㎡、多层3000元/㎡,XX年1-10月份,高层3900-4100元/㎡、多层3000-3200元/㎡。尽管XX年下半年以来成交量下降明显,但房价仍未下降且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受建材价格、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XX年特别是二、三季度以来,榆林城区楼市发生强势反弹,从低迷逐步走向火热,5-10月份刚性需求促成成交量大幅反弹,房价平稳上扬。
经济适用住房也是影响榆林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XX年--XX年全市累计完成经济适用房85.1万㎡,其中XX年完成22万㎡;XX年完成18.1万㎡,同比下降17.7%;XX年完成45万㎡,同比增加了148.6%,安置住房困难户8510户。目前在建经济适用住房23万㎡,小高层均价2300元/㎡,多层均价约1800元/㎡,在房产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廉租房建设起步较晚。在实物配租方面,榆、神、府等7个县区申报了建筑面积7.7万㎡(1540套),总投资1.17亿元,其中榆阳区等5个县区已开工4.25万㎡、850套。
二、我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1、房价起伏较大,楼市回暖较快。榆林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撤地改市特别是XX年以后逐步发展壮大,多以本土企业为主,一些经营思路、开发模式、营销策略、管理经验、广告宣传、市场定位、经济实力等方面较好的企业脱颖而出,消费者对撤地改市后房价涨幅的心理预期,加之中国宏观经济利好的影响,榆林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在“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的作用下,在某些大楼盘开盘时甚至出现了排队买房的现象,各种因素导致榆林特别是榆林市区的房价起伏较大(见图2),充分暴露了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金融危机以来,榆林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XX年全市共建商品住房空置面积按主体竣工口径计算约47.5万㎡,空置率约为63%,交易量大幅下降,开发量明显下滑。XX年全市房地产上市交易面积67.6万㎡,交易额17.9亿元,交易面积较上年下降近40%,开发量下降10%,到XX年第一季度,更是跌到了低谷,下降了63.1%。7县区XX年第一季度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1%,到了第二、三季度强势反弹,7县区分别比上季度增长了54.8%、56.3%,促成今年二、三季度榆林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主要源自两大动力:一是去年一度低迷的楼市积压了的购房需求在今年上半年集中释放;二是政策效果显现。上半年为防范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增强了消费者的购房积极性。同时,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明显促进了房地产商的开发热情,进而引燃了XX年三季度楼市的大爆发。同时,银行信贷支持也是助推房价快速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已达1092亿元,居全省第二,较年初增加206亿元,较年初增加137亿元,增长29.35%,同比多增76亿元,增量已相当于XX年全年的181.75%,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93个和1.35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67亿元,较年初新增4亿元,其中,6月当月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新增4.15亿元。金融机构为积极配合国家启动和鼓励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增加了对居民消费的信贷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榆林房地产市场较快回暖。
5、房地产资金来源借贷比重增加,自筹资金比重减少。XX年榆林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本年度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到17%,到XX年上升到33%;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的比重分别由51%、32%下降到XX年的42%和25%。在省内其他地区房地产公司贷款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市房地产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稳中有升,也是我市支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政策的具体体现。XX年国内贷款达到48%,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分别占到27%、25%企业自筹资金和以定金及预收款为主的其他资金来源下降,反映了房地产投资者和大多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人心的稳定及市场信心的重建都需要时间,目前房屋销售仍处于调整期。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实施政府干预,在有效地遏制了工业经济持续下滑的势头,加之中省宏观政策的相继出台和“保稳定、保民生、保发展”目标的实施,榆林的房产企业逐步走出低谷,从第二季度开始,榆林的房地产受国家调控政策的推动,投资者信心显著增强,销售额明显增加,房地产业可以说率先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榆林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我市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
1、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98年废除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我市房地产业进入持续稳定发展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从1998年到XX年,房地产行业年均增长24%,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998年到XX年,扣除土地购置费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从不到1%上升到2.5%。由房地产开发投资到引致的相关产业经济增加值,可视为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率,1998年到XX年榆林市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间接贡献率从3%上升到10%。
2、房地产对投资增长的贡献。对经济增长贡献40%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贡献比重很大:
3、房地产业对消费增长的贡献。XX年以来房地产销售额4年平均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1%,是占消费份额最大的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经济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扩大房地产的投资和住宅销售是扩大内需不可替代的重要选择(见表7):